阅读记录

第792章 太子回京 (第1/2页)

很快,鸿沟段巡查完毕,刘绍准备启程返回长安,此次,刘绍巡查鸿沟,但是在陈留遇到了私盐贩子,还将陈留太守处置了,陈留另派官员,都尉则不变。

随后,刘绍一行抵达鸿沟和黄河交接之地,

这里还算很好,刘绍决定登船,逆流而上,然后通过渭水进入长安地区。

就这样,他们开始准备返程。

逆水行舟很艰难,水流不急还好,利用风帆就可以了,水流急的地方就要运用两岸的纤户了。

他们常年在江河两岸生活,以为逆水行舟的船拉纤为生。

尤其官船,给的很多,尤其刘绍他们乘坐的楼船,需要大量纤户拉纤。

几日后他们已经接近连通黄河和渭水交汇的潼关关附近。

船队在纤户的帮助下,转进渭水,然后张开风帆,向长安前进。

这个时候的黄河渭水都还好,没有后世那样泥沙那样严重,但是黄河每隔几年都会泛滥,给两岸带来很大的损失。

刘义隆早有预料,他派出很多大臣实地考察,然后加固堤坝,想办法解决两岸的水患。

同时,在黄河两岸建立泄洪区,将泄洪区百姓全部迁出。

当时不是余澋掌管户部,否则那个小老头又要心疼了。

之后,黄河几次泛滥对黄河南岸影响不大,北岸就惨了一些。

好在,相州等宋国河北的领土都做了的准备,这才没有多大的损失。

刘义隆知道原因,上游水土流失严重,中游又有汾水、渭水汇入,水量增大,导致下游堆积大量泥沙,河床增高,成为了着名的地上河,一旦上游水量增大,下游必然会溃坝。

黄河,华夏母亲河,是华夏文明的摇篮,但是黄河多次泛滥改道,成为历朝历代最为头疼的问题,刘义隆也想过彻底解决黄河的问题,但是根本没有好办法。

只能从上游着手,意图减缓上游水土流失,同时,还能大力开发黄河沿岸。

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,需要长时间的坚持。

刘绍此时已经接近长安,于是弃舟登岸,准备乘马返回长安城。

“太子殿下,前方就是华阴县。”

刘绍道:“这次出去月余,终于回来了。”

刘铄道:“看来,三弟是想家了!”

刘绍道:“兄长,不知道是谁,每天都吵着要回长安,想宫中的美酒了。”

刘铄见被刘绍拆穿也不尴尬,笑了笑道:“我说太子弟弟,这就不厚道了,为兄只不过担心父皇罢了。”

看着嘴硬的大哥,刘绍也没办法,于是道:“走吧,我们去华阴休息一天,然后再赶路。”

由于刘绍将大队就在船上,只带五骑和刘铄六人。

刘绍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看一看长安周边的情况。

虽然大宋大部分官员还算好,但是依旧有些官员会有私心。

刘绍作为储君,肯定要考虑很多事情,帮助刘义隆处理一些事情。

上一章   |   下一页   |   章节目录
最新小说: 夕阳警事 金刚经 大家家风 聂鲁达传 逆袭力:把握生命的转折点 重耳传奇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活着的职责:年轻人应有的15种态度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忏悔录 兄弟 我在西藏这些年 沙海(合集) 古董局中局 少年歌行 幽幽茶香 罪恶无形 犯罪者游戏 灵魂客栈 守夜人